2019. 05. 16

家教的文化自信(撰文:林冠良)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中西文化交流融合,大家在慶祝西方的節日的同時也保留了中國傳統的風俗習慣。然而經歷百多年的殖民統治,也種下了西方優越論的觀念。例如以前企業或政府的高層都是英國人,英美的管理者或學者比華人優秀、西方的理論學說比中國卓越、總之洋貨好過國貨,甚至認為中國文化思想古舊、不合時宜。近年學術界或政界鼓吹西方民主、自由、人權等所謂的「普世價值」,然而這些西方優越論或普世價值觀在進入21世紀後,經過國際金融危機和接踵的地緣政治事件的洗禮,令其矛盾盡顯,更給人虛偽的感覺。反而中國的崛起和中華文化給予世界另外一個思考問題的角度和選擇。

 

西方價值觀有不足

  西方價值觀中有不少值得學習的地方,例如科學精神、批判思考、法治、平等、民主、人權等等,但有些觀念或制度是經過多年的發展演變而產生,當中也有不足地方,並不能盲目套用,要取長補短方有裨益。例如選舉是體現民主的其中一種方法,但是英國的脫歐公投、美國的總統選舉都突顯倚賴選舉解決問題的缺點。至於西方的個人主義、消費主義、性開放、享樂主義、家庭倫理薄弱等等,與傳統的中國價值觀着重家庭、親情、慈孝、勤奮、儉樸、和睦都有不協調的地方。然而不同社會的文化和價值觀不是一朝一夕形成,正式的教育和各種傳媒是社教化的主要媒介,但是孩子學習的第一來源就是父母和家庭。

 

中國文化的寶藏

  中國五千年文化,在文學、藝術、歷史、哲學思想上都有豐富內容,對於個人品格(「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對待父母(「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交友(「友直、友諒、友多聞」、學習(「學而時習之」)、自處(「君子慎獨」)、遇到困境(「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等等,由孔子到近代學者都有無數著作。

   不說經史子集這般龐大,單是家訓、治家格言或兒童啟蒙作品已有過百種,這些都是古代父母用來教育子孫的經驗。例如《朱子治家格言》、《顏氏家訓》、《三字經》等,今天很多年輕讀者都未必讀過, 但是當中的價值觀就潛藏在日常的成語、章句中,例如「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宜未雨綢繆,毋臨渴掘井」、「勿損人而利己,勿妒賢而嫉能」,還有「孟母三遷」、「二十四孝」的故事和《增廣賢文》、《幼學瓊林》等等,當中所講既有仁、孝、義、禮、忠、信的道理,也有日常生活常用的知識與詞彙和通俗的做人處世的技巧,當然在實踐應用時也要合乎今天的環境和具體意義。

  作為父母家長不需要先學曉四書五經,也不一定要懂得如何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宏願教導子女,但是在給予下一代寶貴人生經驗,和指導人際之間相處的道德責任和相應的義務時,應留意中西方價值的特點而有所取捨。在西潮退,東風起的時代,重拾對中華文化的自信,不妨在蘊含無限寶藏的中國文史哲學中,找尋材料和子女一起學習,既可以傳承文化也是一種身教。

(原文刊於《文專薈》154期「宣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