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05. 16

高鐵的感動 服務的初心(撰文:林冠良)


  提及內地高鐵,有人從工程的偉大說起,有人從技術的複雜性說起,有人從地域覆蓋之遼闊說起,有人從國家富強和實力說起,有人從便利民生、家人團聚及促進物流說起……而香港的高鐵,則是從煩擾的爭議說起。在喧喧鬧鬧中,香港的高鐵,有說是大白象工程浪費公帑,有說是一地兩檢危害一國兩制,更有一些政客和團體在議會上、傳媒中不斷散發恐嚇甚至失實的言論,拖延香港高鐵的工程和發展。這項動工超過8年、耗資超過850億元興建的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工程,不知被無謂爭議浪費了多少時間和金錢下,終於在2018年9月23日正式通車。

  通車當天,雖然有報道指售票及取票時有些忙亂,但看到的相片大都是乘客在興高采烈地拍照,他們流露的都是興奮歡愉的情緒。幾個月過去了,大大小小的旅行團和自由行,令列車班次和搭乘人數都在增加。票務運作方面,亦隨時日改善而變得暢順,甚至當日有份反對興建高鐵香港段的政黨也在高高興興地舉辦高鐵團,政客的恐嚇謊言在連自己人都不信下不攻自破。

 

中國高鐵 運營規模世界第一

   然而,社會愈是自由就愈充斥着不實消息,2018年2月8日《人民日報》人民網發表了一篇名為 《我們引以為傲的高鐵,原來是中國製造業最大痛點?》文章,內容是駁斥網上一些失實的傳言,例如高鐵只是組裝工程,主要技術和零件都是靠入口,以及高鐵並不擁有軟件源代碼等似是而非或不盡不實的過時訊息,作者在文中都對這些不實報道一一提供數據和事實予以駁斥。

  截至2017年底,中國的鐵路總里程是12.7萬公里,其中高鐵運營總里程共2.5萬公里,佔了全球高鐵運營里程百分之六十以上,運營規模世界第一。在旅客方面,2017年中國高鐵的客量超過30億人次。要經營管理這龐大的網絡系統並不簡單,可想當中會發生一些問題,也可感受管理及技術人員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智慧和毅力。

 

建設社會 以市民幸福為初心

  有攝影師以照片記錄與中國鐵路有關的人生百態和歷史變化──在三、四十年前的「綠皮」火車上,乘客中有衣衫襤褸者、有瑟縮一角面帶倦容者、有橫橫豎豎睡在座位或地上者;也有三五成群圍在一起吸煙、下棋和唱歌的乘客;也有春運大量乘客擠在一起的情景。攝影師對這些景象特別鍾愛,因為這反映了生活。然而,到了高鐵年代,乘客都有秩序地憑票入座,空調車廂明亮潔淨,乘務員制服美觀,相對以前落後的景象,現在的高鐵列車及乘客都好像沒有了藝術作品應有的震撼感覺。

  藝術家創作要找獨特的題材,政客爭取選票要找嘩眾取寵的議題,但市民百姓要的是能解決生活問題,像高鐵帶來的便利。真正為民而做公職,不論是議員還是公務員,都應該以市民幸福為初心和宗旨,所以遇上問題要正視,要找適合的渠道和方法去解決。議論問題也應該以如何改善、積極建設的態度去做。假如以偏頗的立場甚至抹黑的方式去報道和批評,把焦點聚在埋怨和仇恨上,或許能煽惑市民於一時,但最終對改善進步不單毫無裨益,更會禍延未來,浪費社會公眾資源之外,更違背了初心。

(原文刊於《文專薈》156期「宣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