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05. 16

發展潮流 不進則退(撰文:林冠良)


 

  相信很多年輕人沒有以下經驗:在70年代回鄉探親,港人都會帶一袋二袋的糧油食品和衣物;在80年代,除了日用品外,最難忘的是一家老少分工合作,抬着各種家庭電器如電飯煲、電視機回鄉;到了90年代,則是往內地旅遊,在深圳以二、三百人民幣做按摩、飲茶購物,過一個吃喝玩樂的周末,也有朋友在內地置業作退休或度假之用;在2000年以後,漸漸由一出口岸就有人搭訕問「有沒有港幣換」,轉變到不收港幣的今天。走過這些日子,感覺香港人的優越感也像是一天一天的在減弱消失。這又會不會是一些人討厭內地甚至不以中國人為榮的原因之一呢?

 

把握機遇 乘勢發展

  不要說「北上廣深」的競爭力已可媲美甚至超越香港,內地不少二三線城市的生活水平也追近香港,個別領域例如是居住面積和綠化環境更是很多香港人夢寐之所求。改革開放40年的確使內地民生走進富足,也直接促成香港的繁榮。然而世界潮流急湧之下,不進則退是必然定律。被別人追過,一方面是別人跑得比自己快,另一個原因是自己比別人跑得慢。

   眼看國家的發展策略上已提出不少目標和方向,「十三五」規劃亦明確要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信息技術產業、生物醫藥技術應用、新型儲能裝置、高端材料等等都是發展重點。而一帶一路、大灣區、中國製造2025 等倡議和計劃,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更直接是香港未來能否繼續走在中國各大城市前列的機遇。

 

裝備自己 發揮才能

   對於文職及專業人員來說,有人可能認為這些大策略與他們相距甚遠、不大相關,畢竟都是老闆的投資遊戲,打工仔只有被動回應,但是當機會來到時,一眾打工仔在技術、知識和心態上是否已作出準備把機會捕捉呢?例如語言能力;在兩岸四地以至一帶一路的法律、稅務、理財、會計的知識;科技技術的掌握以至生活常識,都是要累積和裝備好才能在機遇來臨時好好把握和有所發揮。

   過去40年,大家已見證改革開放的成效,國家發展策略方向已放在眼前,香港政府、香港的老闆和文職及專業人員如何利用自然各師各法,這裏只能補上一句:「不進則退」而已。

(原文刊於《文專薈》158期「宣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