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05. 16

旅遊意義 心景互牽(撰文:林冠良)   有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是形容畫家具備了豐富知識,閱歷見聞廣闊,心中擺脫塵濁之氣,山川風景自然內在形成,到時「隨手寫去,皆為山水傳神」。   箇中真趣 各自領悟   藝術家通過飽覽群山眾水得到創作靈感;至聖先師孔子也曾帶着弟子周遊列國去推廣和印證自己的學說。被稱為「遊聖」的明朝徐霞客更有「大丈夫當朝遊碧海而暮宿蒼梧」的旅行豪言壯語。旅遊甚至可以影響世界,馬可孛羅的《東方見聞錄》記載了從威尼斯出發至亞洲、非洲及中國旅遊的經歷,這著作啟發很多商人和航海家,與哥倫布的探險和發現美洲都不無關係。   當然,不是人人都要有這樣的宏願、那樣的領悟才去旅行,太辛苦吧!純粹的消閒娛樂、散散心充下電,也是旅遊的重要功能,既沒有層次之別,更沒有好壞之分。不過如果把旅遊當作現實的避難所,這樣既不能解決困難,更可能令人愈來愈不願面對現實,擺脫不了困境。例如狹窄家居比起酒店大床、忙碌緊張生活比起悠閒玩樂,放假外遊就彷彿拋開所有的煩惱。若是去旅行上癮,脫離現實,甚至超過個人的負擔去借貸,就要正視問題。   冥合萬化 享受人生   古人有不如意際遇時往往寄情於山水、喻志於川河,心與景牽動互變,或開拓眼界、或舒展心情來面對困難。還記否中學時讀過柳宗元的《永州八記》、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等,都是借山水喻志、以風景寄託心情的經典作品,這些文章不單只詞藻優美,還傳遞正面生活態度。然而,不是人人都需要旅遊才有經歷,德國哲學家康德一生從未出國,生活被形容為機械式的規律,但他的著作思想卻影響全世界。   很多人曾經跨洲越洋去過世界各國但都未必認識遊歷的真趣,有些人一生只在同一小社區範圍生活卻能享受人生。要到甚麼時候才懂當中意義,似乎就是古人說「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的道理。 (原文刊於《文專薈》155期「宣之言」)

2019. 05. 16

家教的文化自信(撰文:林冠良)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中西文化交流融合,大家在慶祝西方的節日的同時也保留了中國傳統的風俗習慣。然而經歷百多年的殖民統治,也種下了西方優越論的觀念。例如以前企業或政府的高層都是英國人,英美的管理者或學者比華人優秀、西方的理論學說比中國卓越、總之洋貨好過國貨,甚至認為中國文化思想古舊、不合時宜。近年學術界或政界鼓吹西方民主、自由、人權等所謂的「普世價值」,然而這些西方優越論或普世價值觀在進入21世紀後,經過國際金融危機和接踵的地緣政治事件的洗禮,令其矛盾盡顯,更給人虛偽的感覺。反而中國的崛起和中華文化給予世界另外一個思考問題的角度和選擇。   西方價值觀有不足   西方價值觀中有不少值得學習的地方,例如科學精神、批判思考、法治、平等、民主、人權等等,但有些觀念或制度是經過多年的發展演變而產生,當中也有不足地方,並不能盲目套用,要取長補短方有裨益。例如選舉是體現民主的其中一種方法,但是英國的脫歐公投、美國的總統選舉都突顯倚賴選舉解決問題的缺點。至於西方的個人主義、消費主義、性開放、享樂主義、家庭倫理薄弱等等,與傳統的中國價值觀着重家庭、親情、慈孝、勤奮、儉樸、和睦都有不協調的地方。然而不同社會的文化和價值觀不是一朝一夕形成,正式的教育和各種傳媒是社教化的主要媒介,但是孩子學習的第一來源就是父母和家庭。   中國文化的寶藏   中國五千年文化,在文學、藝術、歷史、哲學思想上都有豐富內容,對於個人品格(「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對待父母(「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交友(「友直、友諒、友多聞」、學習(「學而時習之」)、自處(「君子慎獨」)、遇到困境(「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等等,由孔子到近代學者都有無數著作。    不說經史子集這般龐大,單是家訓、治家格言或兒童啟蒙作品已有過百種,這些都是古代父母用來教育子孫的經驗。例如《朱子治家格言》、《顏氏家訓》、《三字經》等,今天很多年輕讀者都未必讀過, 但是當中的價值觀就潛藏在日常的成語、章句中,例如「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宜未雨綢繆,毋臨渴掘井」、「勿損人而利己,勿妒賢而嫉能」,還有「孟母三遷」、「二十四孝」的故事和《增廣賢文》、《幼學瓊林》等等,當中所講既有仁、孝、義、禮、忠、信的道理,也有日常生活常用的知識與詞彙和通俗的做人處世的技巧,當然在實踐應用時也要合乎今天的環境和具體意義。   作為父母家長不需要先學曉四書五經,也不一定要懂得如何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宏願教導子女,但是在給予下一代寶貴人生經驗,和指導人際之間相處的道德責任和相應的義務時,應留意中西方價值的特點而有所取捨。在西潮退,東風起的時代,重拾對中華文化的自信,不妨在蘊含無限寶藏的中國文史哲學中,找尋材料和子女一起學習,既可以傳承文化也是一種身教。 (原文刊於《文專薈》154期「宣之言」) 

2019. 05. 16

為明天的自己留下今日美影(撰文:林冠良)   今天拍照比以往方便,一部智能手機已可以拍出很高水平和製造很多專業效果的照片。記得兒時拍照,都是在喜慶日子一家人排得整整齊齊地合照留念。偶然去郊遊,就會以地標風景作背景再擺個時髦姿勢。因為那時菲林珍貴,攝影師總會叫「準備,一二三!」,然後「咔嚓」一聲把人和物照下來。雖然今時今日仍有很多人有叫「準備」的習慣,但當年影得好不好看,甚至成功與否,都要把菲林沖曬後才能知道結果。   科技進步 瞬間傳相    記得年青時,沖曬菲林要一星期之久。後來,沖曬的時間逐漸加快,由幾天到即日可取相片。取回相片,大家可以看相片作藉口,約會當天有份拍攝的朋友出來吃飯見面。今天,科技使一切變得輕易,去一次旅遊可能拍了逾千幀照片,朋友間用手機互傳相片只需數秒,又可透過社交平台或雲端互聯互傳,無遠弗屆,彼此雖天各一方,但又像近在咫尺。    人與人的距離是遠是近,不能單以空間、科技或時間來量算。物資缺乏的年代, 有機會拍照的人似乎比現在更懂珍惜,他們閒來與家人朋友圍在一起,翻一下相冊,笑笑說說當年如此這般那般,也算樂事,時空和人際的距離亦彷彿縮短了。現在瞬間就可以記錄聲畫影像,幾百幀照片或十數小時的影片,當中有幾多是曾和相中親友一起看、一起笑?又有幾多只是默默地「擺放」在硬碟設備中?   拍下美影 送上溫暖    有些朋友年輕時為生計勞碌營役,沒有機會把美好的一刻留下,晃眼過了半生, 錯過了當年的人物景致,或感懊悔或覺可惜,較幸運的今天還趕得及作出修補。然而,除了親友今天樣貌或當下的風景外,還想留下甚麼?或者說可以為誰、為何留下甚麼?拍硬照、拍影片可以留下影像,而對今天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則是為別人送上希望、留下溫情暖意,目的不是為明天的自己留下今日美影,或許是為傳送別人一點幸福感。 (原文刊於《文專薈》153期「宣之言」)

2019. 05. 16

身心情智俱全 成就健康人生(撰文:林冠良)    職場生活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健康人生應是整體全面地包括個人生活的不同範疇,身、心、情、智的發展和需要互相牽引,要工作與生活平衡,自然不能忽視。   健康體魄  人生首要    「身」是要有健康的體魄。無論事業成就有多高或財富有多豐厚,沒有健康的身體也是一場空。有理財專家指出,人生的三桶金包括健康、家庭和財富,其中以健康為首。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定期做身體檢查及遠離不良嗜好等, 似乎簡單但很多人包括筆者自己也不是經常做到,經常會給自己很多藉口,其實最缺乏的可能是恆心、決心和簡單的計劃。   心靈富足 自在快樂   「心」是指心靈和精神生活。據《2018 全球快樂報告》,頭五位最快樂的地方是芬蘭、挪威、丹麥、冰島和瑞士,香港排名76位,倒數第7,還較去年下跌5 位。生活在物質豐盛的香港,原來不比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快樂,心靈的依託和精神的滿足特別重要。職業生涯佔了人生大部分時間,但是對很多朋友來說工作只為賺取金錢,工作本身未能賦予人生意義或滿足心靈。有些朋友會依靠宗教信仰或哲理的慰藉,有人則做義務工作重拾勞動的意義,但是不論用甚麼方法都應該避免偏激的態度和極端的思想。有時,簡單地懷着一顆赤子初心,寬容待人,自在悠然都是快樂泉源,可是這種灑脫,說的,比做的容易。   情感多采 愛己助人   「情」是感情生活。這裏指的不單只愛情,還有親情、友情和人際關係。情感與職場人際關係的世界特別多煩惱,原因人人不同,如果某一問題重複出現,就要想想到底是遇人不淑還是自己性格使然,這是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道理。據西方研究,人的社交需要,不單只是與人聯繫,還要在別人中、群體中找到認同尊重、支持信任,甚至是要尋回自我和發現人生歸屬。用「友直,友諒,友多聞」作交友的準則看似老套,但在工作、社交或者一起做義務工作時,找到品格正直、體恤諒解和有見識的朋友,甚至有共同志向,又能互相支持一起去歷練人生的同伴,縱使不能像伯牙和子期般互為知己,也算無憾吧。   生活智慧 持續學習    「智」則是知識之配合。職場奮鬥要有專業知識和運用知識的智慧。資訊爆炸的年代,隨手上網搜尋都可以找到過百萬條訊息,寶貴的能力是搜尋、分析、判斷、整合和創造知識,做到首四項已不簡單,但底線是不要人云亦云。智力及智商或多或少都由先天所定,但辨別問題、解決問題和與人相處的智慧,卻可以學習。持續學習是增進知識的途徑之一,但是學習過程也可能出現「多」、「寡」、「易」和「止」四失,即是甚麼都學得太多太繁、學得太狹窄、轉變太快太密和停止學習都是不好。學既可以致用,也可以作消閒娛樂。學習過程中,除可結交朋友外,也可透過學習了解自己、參考先輩如何解決人生問題等。   身、心、情、智是人不可或缺的四個要素,也是人生的基礎。穩固這些基礎,才能懂得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擁有自己想要的健康人生。 (原文刊於《文專薈》152期「宣之言」)

2019. 05. 16

立己達人 赤子初心(撰文:林冠良)   以前鄰里之間關係密切,大家守望相助,在當時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到了現代社會,鄰舍間不相往來、人際關係疏離原因或是出於忙碌生活也好,或是出於理論所說的「異化」也罷,都是現代化、都市化的副產品。   參與義務工作 各有原因   可能出於人類天性,人與人之間總想有所歸屬、總想在社群中找到身份和尊重又好像有股力量推動人們去尋找、建立和維護人與人之間的親和關係。參與義務工作可以是兩全其美的途徑和解釋了近年多 了人參與義務服務的現象。   每個人參與義務工作都可能出於不同原因,有人想回饋社會、幫助有困難的人,是不為報酬、無私地為他人幸福着想的行為,出於利他的心意。有人認為義務工作是善用閒暇時間,除了幫助別人還可以增加個人閱歷、認識新朋友、拓寬生活空間等等,這是互利利他的行為。更多的人可能沒想那麼多,只是懷着一顆赤子之心,一片純真無私的去做自己覺得對的事。   善不分大小 毋忘初心   義務工作也有不同的類別,有些較富人情味,例如探訪獨居老人、往山區義教小朋友等等;有些則是事務性質,例如是編織頸巾、搓綿花球、摺宣傳單張和文書處理等等。雖然說做善事不分大小,莫以善小而不為,但是常會遇到一些朋友會揀選個人喜好或興趣的事,對於富人情味的義務工作較多人願意做,而一些後勤事務性質的則較少人選擇。這裏並沒有貶義、埋怨或指責意思,而是只指出這些現象對工會工作或籌組義務活動時會有一定的挑戰。   不論出於甚麼動機或原因,又或者選擇做甚麼活動,最終能夠幫人,能夠改善社會都算是一件好事。正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句說話,雖然有很多解釋和演繹的方法,例如是我們要推己及人,自己想要立業,就要幫助別人立業;自己想要達到目標,就要幫助別人達到目標是一種途徑,又或者是指我們要有同理心,想到別人需要幫助時那種感受,這是另一種途徑。不論如何理解,在義務工作中,能為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帶來一點幸福感,都不失立己立人,達己達人的意義和那份赤子初心。 (原文刊於《文專薈》151期「宣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