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05. 16

旅游意义 心景互牵(撰文:林冠良)


  有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是形容画家具备了丰富知识,阅歷见闻广阔,心中摆脱尘浊之气,山川风景自然内在形成,到时「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

 

箇中真趣 各自领悟

  艺术家通过饱览群山众水得到创作灵感;至圣先师孔子也曾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去推广和印证自己的学说。被称为「游圣」的明朝徐霞客更有「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宿苍梧」的旅行豪言壮语。旅游甚至可以影响世界,马可孛罗的《东方见闻录》记载了从威尼斯出发至亚洲、非洲及中国旅游的经歷,这着作启发很多商人和航海家,与哥伦布的探险和发现美洲都不无关係。

  当然,不是人人都要有这样的宏愿、那样的领悟才去旅行,太辛苦吧!纯粹的消闲娱乐、散散心充下电,也是旅游的重要功能,既沒有层次之別,更沒有好坏之分。不过如果把旅游当作现实的避难所,这样既不能解决困难,更可能令人愈来愈不愿面对现实,摆脱不了困境。例如狭窄家居比起酒店大床、忙碌紧张生活比起悠闲玩乐,放假外游就彷彿抛开所有的烦恼。若是去旅行上瘾,脱离现实,甚至超过个人的负担去借贷,就要正视问题。

 

冥合万化 享受人生

  古人有不如意际遇时往往寄情于山水、喻志于川河,心与景牵动互变,或开拓眼界、或舒展心情来面对困难。还记否中学时读过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都是借山水喻志、以风景寄託心情的经典作品,这些文章不单只词藻优美,还传递正面生活态度。然而,不是人人都需要旅游才有经歷,德国哲学家康德一生从未出国,生活被形容为机械式的规律,但他的着作思想却影响全世界。

  很多人曾经跨洲越洋去过世界各国但都未必认识游歷的真趣,有些人一生只在同一小社区范围生活却能享受人生。要到甚么时候才懂当中意义,似乎就是古人说「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嚮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的道理。

(原文刊于《文专荟》155期「宣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