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05. 21

借镜歷史自豪不骄 造就一个新时代(撰文:林冠良)


  青年是社会的未来,一个社会是否有朝气、有动力往往都是从年轻的一代来看。然而随着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每一代都有独特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一书中说到日本新一代的年轻人满足于现状,安稳的住在父母家中,饿时一个杯面,平日只求有手机或电脑上网就可活在个人的世界中,对职业生涯沒有向上爬的动力、对困难沒有意志去克服、对社会更沒有远大理想抱负,是暮气沉沉的一代,因此担心日本的经济和竞争力每况愈下。香港有类似的情况吗?我选择相信香港的青年人。

   过去几年有些社会议题的抗争和一些激烈的冲突,青年人都扮演着积极参与者的角色。正如我们不认同一些青年人把社会问题简单的二元对立,我们自然也不应该把青年人分为爱国与不爱国,或者是建制与反建制, 青年人思想单纯但不一定简单。好像在反叛期的子女,总会做些令父母哭笑不得,甚至故意激怒父母的行为,父母可能觉得气恼或伤心;子女内心不是真的要与父母为敌,而父母也不会改变对子女的关怀和爱心。用这一角度看,正正是在那些社会抗争中感受到香港的青年人是充满热情、活力和创意。虽然他们的理想、冲动和反叛被一些別有用心的政客以似是而非的理念误导和利用,要怪他们做错事,不如怪那些叫別人子女去冲, 却让自己子女安在家中的政客吧!

 

五四运动百年 国家步向富犟

   就算是有正确信念,青年人的能量是不是可以无节制的释放?在一百年前,就有一群热血青年上街抗争并且谱写了中国歷史重要的一章—五四运动,其影响包括政治思想、语言文学、文化学术。当年学生上街高举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和诉求都是出自保护国家领土完整、抵抗外敌侵犯国家尊严的爱国情怀。运动像星火般蔓延, 令外国和国内的当权者退让,当时为了抵抗军阀政权的逼迫,一些青年学生也用上了暴力与不文明行为。亢奋延至运动过后,有些更变得不讲道理,学生被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在《西潮》一书中形容为「嚣张跋扈」, 而另一位北大校长蔡元培认为学生嚐到权力的滋味之后,欲望变得难以满足等等,都是一种遗憾。虽然以今天香港的社会形势去比较当年的情况有不尽恰当之处,但是看到这段歷史,大家也应该引以为鑑。

   然而五四运动不但燃点了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启发了一众有识之士,也令大家明白国家积弱就被欺侮,只有犟大的国家才能给人民安稳的生活。对于中国的文人学者, 引入民主、科学等等的西方价值和各种学术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也带来冲击,破旧立新、反对传统似乎像流行服装般成为时尚。文学以新体裁和口语创作,新的政治理论和思想、科学方法和各领域的作品都不断被翻译推广,大家都想从西潮中寻求国家的出路。辗转一百年过去,今天的国家在经歷过战乱和各种政治风波后,找到了自己的道路而逐步走向富犟,而当年的青年人所期盼的民族自犟復兴也渐渐实现。

 

秉持正确信念 乘驭发展东风

   社会要放手给年轻人尝试,而青年人也要给社会信心。今天的青年人站在先辈所铺奠的根基上,拥有的是新时代,是前所未有的机遇。这是中华民族从被屈辱中浴火復兴的一个时代。青年人有抱负的维系家国热忱、秉持着正确信念、借镜歷史教训,以自豪自信而不骄傲心态,载着尊重前辈的经验启航, 乘驭发展的东风,造就一个新时代的机遇。

   诗人说「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把我震上了写作的道路」。五四运动过了一百年,诗人也离开我们二十年了,但五四爱国自犟的精神和诗人关爱的情怀却凭藉新一代的青年人延续。每一代人有自己的使命和机遇,这裏也借诗句和读者共勉:「青年人呵!你不能像风般飞扬,便应当像山般静止。浮云似的无力的生涯,只做了诗人的资料呵!」、「青年人呵!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的图画!」、「光阴难道就这般的过去么, 除却缥缈的思想之外,一事无成!」。

(原文刊于《文专荟》159期「宣之言」)